实时更新中芯汇金最新动态,了解中芯汇金
发布时间 :2022-12-14 12:15:35
一起来看!
2022年度第十五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按照《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章程》和《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评选办法》开展工作。通过专家函评,评审专家委员会会议评审,共评选出17位正式获奖人,分别是“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获奖人 2 位、“谈家临床医学奖”获奖人3 位、“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获奖人 2 位和“谈家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奖人10位。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是由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先生提议、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生命科学技术奖项,旨在促进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产业化,激励生命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该奖创办15年来,多位获奖者获奖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获奖名单
王 俊,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王俊院士是中国胸部微创手术最早的探索者和引领者,是中国肺癌微创综合诊疗体系的建立者。他长期工作在胸外科医教研第一线,为推动我国胸外科技术创新和学科转型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谈家桢临床医学奖获奖名单
王卫庆,女, 1961年10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科主任,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内分泌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从医30余年,始终坚持以“解决临床重大科学问题,祛除患者疾苦,用心呵护健康”为使命,她系统建立34项内分泌肿瘤诊断与治疗新技术,实现内分泌肿瘤的精准诊治;创建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为中国慢病早期防控策略的制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徐瑞华,主任医师,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在肠癌诊治体系创新、消化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国际先进的突破性成果,是我国肿瘤内科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实现了肠癌诊治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创新,使我国肠癌早诊及精准治疗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创新了消化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引领国际消化肿瘤免疫治疗发展。
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获奖名单
姜 标,男,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绿色化学与生命健康交叉学科研究,坚持“需求与基础研究相结合,打通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创新价值链。积极推进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产生社会经济效益近千亿元。多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进行科研攻关,为解决和应对全球性发展难题和挑战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新路径。
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获奖名单
【福安乡贤·风采】 姜 标
姜 标
▶ 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所长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简介
姜标,1962年11月12日出生于福安,共产党员,获兰州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主任、法人代表,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所长,上海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主任,中国化学会产学研与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先后被评为甘肃省做出突出贡献博士、中科院上海分院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上海市科技系统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上海市第二届 十佳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普陀区特别上杰出青年、新世纪中国改革百名优秀人物、“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013年浦东年度经济 100 强人物。主要从事绿色化学、生理活性物质合成以及战略高技术研究等,承担“九五”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国防科工委“十五”、“十一五”民口配套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总装备部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防 973)的课题50多项。在Angew.Chem. Int. Ed.、Chem. Commun.、Org. Lett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授权专利180余项,其中德国、欧美、日本等国专利10项,120多项专利转让或授权给企业。先后获得第二届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求是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世界华人有机化学会议杰出青年奖、上海徐光启科技奖、上海市科学技术技术进步一等奖、第八届上海科技精英提名奖、中国化学会有机合成创造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TEAP Champion Award奖、中国化学会优秀组织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摩洛哥IVA Hassan II保护臭氧层奖、中国科学院贡献奖、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科学院杰出贡献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