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实时更新中芯汇金最新动态,了解中芯汇金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

发布时间 :2023-03-09 13:37:26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产学研合作是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万字长文带你了解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科技成果转化对高校院所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强调,把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纳入高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1)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等特点,需要跨越很深的“沟壑”,称做“死亡之谷”,科技成果转化者要承担技术成熟度、市场变化和资金回报等方方面面的风险。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2)

技术成熟度评价系统(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 TRL)是美国太空总署(NASA)于1980年代后期开发 ,将技术成熟度分为9个等级,是应用于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评估的有效工具。据统计,创新活动中42%的发明处于概念验证阶段,29%的发明处于实验室原型(机)状态,处于这两个阶段的成果熟化程度都不够,而能够实际商业化应用的只有12%。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3)

破解“死亡之谷”,产学研合作是重要的方式之一。高校、科研院所拥有人才、平台和成果优势,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具备资金、生产和市场能力,通过产学研合作,双方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共享各自无法获得的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实现转移转化、科技创新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强调,要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4)

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是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服务企业的重要方式。2019年,全国3450家高校院所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的合同项数为417872项,合同金额为933.5亿元,占“四技”合同总金额的86%。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国内如此,国外也如此!德国弗朗霍夫主要采用“合同科研”的方式,也即我们所说的产学研合作,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认为高校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广泛存在,并罗列出了高校和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十种形式。美国斯坦福大学也十分重视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专门印发了和企业的合作指南。


第一篇

为什么10次的产研交流换不来1次的产研合作

近日,国内一家上市企业校企合作的负责人和我们说了这样一种情况:他们企业经常会去高校产研交流,但高校的老师们也并不都非常欢迎企业来交流。一问原因才知道,经常有企业来高校交流,但经常是交流10次,甚至20次,最后却没能促成一个产研合作项目。为什么10次的产研交流,换不来1次的产研合作?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5)


产研合作能不能成,
技术只是一个因素而已!
其它非技术因素可能更重要! 

科转人张微微:

我们现阶段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交流的时候很热烈,后期跟进很艰难,老师多弄几次就不想参加了。我觉得可能有几点:(1)参与交流的对象不合适,或者不是能做决策的人,导致交流无法转化成真正的合作;(2)交流的时候不深入,只在一个大方向方面讨论,没有落到实际的技术问题上。

科转人刘晓彬:

我认为可能原因有:(1)不够聚焦;(2)说不到核心问题或不知道怎么描述技术问题;(3)合作模式及费用问题。有部分企业追求快收益,这种心态与科研的细致严谨有一定的出入。但这些问题也是双向的,科学家如果看好一个行业,对于问题应该可以大致判断出一些,适当引导也好。(4)对于多轮谈判没有落地,要分清楚是难落地还是其他问题,毕竟很少一蹴而就的合作。


科转人陈飞:

很可能是老师和企业压根没在一个频道上。企业要的是快、准、狠,出成果,老师想做的是精、细、慢,出精品,企业要的是产品,老师要出的是作品。实验室做学问搞研究的老师和做市场需求要生存的企业人员,思考问题的思路是不一样的,需要沟通磨合。

科转人尹志臣:

企业是做产品的,高校和研究所是做科研的,一个要求尽快收回投资,高校如果不能很快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企业会觉得周期太长,毕竟企业的生存压力还是很大。这中间如果有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人员参与可能会好一些,但是很多高校的老师不喜欢学校派人参与自己项目的转化,老师认为他们自己就懂转化。


科转人王新:

企业到高校交流通常还是抱着合作的目的去的,但一谈到钱,就尴尬了。不可否认,一些企业就是想“空手套白狼”的。但其实企业光靠到高校只是交流,是很难交流出好成果和好技术的。企业只有把真正的需求拿出来,并且舍得投入,才有可能开发出好项目产出好成果。

科转人李烁:

需求也是在不断交流和探索中日益明确的,企业因为缺乏高校技术研究方面的前瞻性和想象力,可能一开始也不明确究竟需要什么,只知道在某个大致方向上需要努力去改变点什么。另外,科技成果具备无形资产的特性,其转化过程涉及多方利益和很多具体的问题(如技术转让范围、时间、交付方式、转化收益比例分配等),这些问题对转化双方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往往在繁杂又反复的沟通中,项目暂停无下文了,最终导致转化失败。

科转人李少鹏:

这种交流对于企业来说,成本很低只用花点时间就能“免费取经”,听一听高校教授的观点理论、科技成果概要、了解一下行业前沿的研究动向。如果技术经理人参与的话,单次的交流就会更有效果,一方面经理人后续会持续跟踪需求方、听取需求方的反馈和进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将单纯“蹭科普”的企业筛选掉,同时,交流过程中技术经理人对成果方和需求方的理解会更准确,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更好推广成果,寻找能够匹配的需求方。
另外,也存在很多没理清自己需求的情况,理清需求后,应用型的技术还是以自己研发或者找自己私下很熟悉、有过合作经验的小工厂来做,或者委托一些信誉和实力较好的大企业下属的一些研发单位合作,找对接交流会上一面之缘的高校,对企业来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并且很多中小企业的出价和高校的预期价位差距较大。

科转人杨洋:

没有商务强有力的推进,就一遍遍谈来谈去的,很难有结果,而且很多技术合作,也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到生产线配套其他好多问题。

科转人杨晓帆:

核心还是科研与实际存在脱节。一方面高校的科技成果成熟度不够,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对应的技术队伍承接商品化工作,做不到实用化。由此也造成高校和企业互相“看不起”,高校老师说企业只会生产、营销,不懂技术,企业老板说高校的技术不实用,没法生产。


科转人陈来成:

我在企业比较久,也借助高校协助解决问题,谈点经验,企业找高校目的绝对多元化。如:(1)要迫切的工程问题需要解决,想求教老师(最好老师可以点出问题,有意愿跳进来,或是介绍可以解决的管道);(2)为长期发展的项目提供解决方向,借高校的研发弥补自己研发的不足(高校工具较齐,可做些需要高级仪器分析、仿真);(3)为中长期研发发展共同申报项目(高校老师思路清晰、特别会写计划);(4)建立关系,顺便挖掘人才。所以,大部分找高校老师应该都有些目的,其中第一项属重要而紧急,压力比较大,第2、3比较适合高校做。以上个人看法与经验,供参考。

科转人王华林:

对高校作为技术供给侧来说,传统大科研系统一般都有自己完整的科研体系,只愿意把最难得啃骨头的关键技术问题拿出来作为横向让高校解决;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到高校来交流,期望找的是产品,而不是成果。
关于这个事,以前在一个论坛上,我也总结了一下:(1)信任的问题,企业拿出来的提出来的技术问题是真需求、真问题,代表企业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问题,而不是伪需求、伪问题。什么是伪需求、伪问题,为了应付科技部门的产学研要求上报的很多技术需求就是这样的;或者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技术需求,找到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但企业根本没有资金实力来实施这项成果,对这个企业来说,也是伪需求。根据我这合作单位不完整、有限度的经验,在年收入8000万以上的企业往往是能够提出真正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并予以落地实施转化的技术需求。(2)从技术成果本身来说,我认为是消除信息差,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在于围绕技术成果,消除需求侧、供给侧关于成果本身、应用场景、市场环境的隔阂。(3)从做这个工作的人来说,不论是解决信任问题,还是消除各类信息差,他的要求很高,情商高,智商高,待遇高。在一定程度上,这样一个技术经理人与天使投资人有相通之处,要会沟通,懂技术,还要有钱。可是有这个能力的人,本身大多就是个自己当老板的人了。

科转人王和欣:

采用合作的形式开展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涉及到非常多的因素,能够促成项目最终合作成功也需要满足很多方面的条件,不仅仅包括“钱、合作的方向、市场前景”等,还有很多其他的细节磋商。比如,真正决策的人不能跟踪项目,直接参与项目的人员无法及时对项目进行决定,老板也无法准确的获取项目的真实进展情况;再比如,合作的双方眼高手低,没有前瞻性,认为合作不迫切,没有打动对方。
另外,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大部分对实际操作项目不了解,对项目产业化的整个过程一知半解,但还想占据主导权,多认为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多年的心血,必须自己来控制。总的来说,大部分合作是先看人,后谈项目,建立在了解信任的基础上,我见过一个连续投入四年没有产出的老板,专家都不好意思继续了,但老板坚持,最终在第五个年头见钱了。几年前去某地对接过高校,企业也是盲随,看到和自己产品相关的技术,与老师相谈甚欢,一见如故,两地互相参观考察多次,协议也起草好了,最后也因为钱的问题,项目没成。

科转人王旭敏:

我还是认为信息渠道很重要,要解决信息鸿沟,减少信息壁垒。现在对于科转的科学家奖励是越来越高,但是科学家大多不是商人或者企业家,搞不定从技术到市场的全链条。单位或者专职技术转化人员支持很重要,但是说实话目前单位支持是看运气的,和具体项目、人员相关。而科转人员如果是内部人员,市场化激励是不够的,最多一些业绩表扬。纯粹外部的市场化的科转人员或机构会更结果导向,会更有目的性,更少做形象功夫,但可能接触到这些技术信息的机会都没有。

科转人韩笑:

目前看,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更多的焦点关注在“科技成果”,越来越火热的技术转移圈子中,活跃的主体更多也是技术供给侧的高校院所和转化平台,作为成果转化主体的企业似乎并不活跃。但实际上成果转化的最终目标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而企业是生产力的直接组织形式,因此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核心痛点就是技术与需求的不匹配。
以终为始,以需求为牵引,成果转化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工作,无非是技术要有用。无论是开展技术创新服务还是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聚焦产业,聚焦行业,深入理解企业生产运营实际,挖掘并解决企业愿意投资的真实技术需求,通过量的积累,进而提炼行业痛点和共性需求,链接起需求和技术供给两端,从而实现创新资源更精准、更有效的配置,真正促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规划与落地能力,将是从事成果转化的核心优势与竞争力。

科转人路德纪:

为了更好的做好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桥梁,我们和企业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会有专人对接企业,负责征集和分析需求,从与我们合作的众多海内外科研院校里匹配能解决技术需求的科研团队。不仅免费帮忙找解决技术需求方案,找到之后,我们可能还会帮助出一部分钱。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不仅有国内之间的合作,也有与海外合作的成功经验。建企业联创中心之前,我们要先评判企业是不是有真需求,评判的标准是以是否愿意出资,有了真需求才建。企业和高校的沟通交流,如果有专业的第三方介入会畅通一些。


科转人Kingsley:

除去企业需求与高校技术不能匹配外,还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企业内部需求不明确,需求不断变化;另外一种是非项目合作出发点。
非项目合作出发点又分以下几种情况:
1、咨询目的:通过与高校的交流,获取高校老师对行业、技术、市场的看法,从而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考。
2、人才发现目的:通过与老师的不断交流,发现老师的优秀学生,提早锁定人才。
建议企业对外合作部门要理清企业内部合作需求,对需求进行分类(项目、咨询、技术交流等),针对不同类型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交流策略平衡企业内部需求方与老师之间的利益平衡及关系维护。


第二篇


产研合作失败,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谁更应该担责?

近日,有科转人问:一般高校或研发机构与企业签订研发或者科研合作协议的时候,是否应该接受无限责任条款,就是类似于如果造成损失,由受委托方赔偿一切损失。这样的条款是否合适?是说视甲乙双方的谈判力不同而不同?或者说,科研本身就是自带风险体质,所以无限责任条款不适合科研项目来签定?

科转人甲表示:如果科研成果本身能确定解决问题,但不能确定会不会造成恶劣后果,那就不应该出售给企业。出售的就应该确保能解决问题,且不会有造成恶劣后果的问题,就应该要承担无限责任。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6)


科转人乙表示:科研成果(代码/模型/专利)的交付,它们本身不是一个成熟的产品,教授们也不具备研发成熟产品的能力,但是核心技术却是未来商业发展创新的关键,也有失败的可能,我们也不能要求教授科研机构承担商业失败的损失,不是么?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7)


科转人丙表示:产品在投入商业化之前的研发过程和在之前小试中试就在不断打磨产品降低风险,但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投入,或者企业自己承担,或者国家承担。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正因为企业承担了科技转化为产品的巨大风险,才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8)

科转人丁表示:有责任不代表无限责任,个人不赞成高校科研院所轻易签订无限责任的协议。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一定要责权对等,签个5万元横向,承担5个亿元的责任,显然是不合适的。合同的目的是为了促成合作而不是惩罚,责权太不对等,本身就不利于合同实施。另外建议,违约条款要个案对待,特别要注意界限和量度。

科转人戊表示:目前高校科研院所里使用的模板一般是承担不超过合同额的有限责任,企业拿大头预期收益,就得多承担责任,不可能什么好处都占。


科转人己表示:科研成果能否发挥最终价值,因素很多。这好比天才未必一定成为社会认可的专家,需要正确的培养方式和机遇。科研机构能做的只是提供种子,卖的也是种子,至于后续能否结成果实,应对各种风险是后续机构与企业应该去做的事情。风险责任的分配原则应该是无利润不风险,享受利润产生的权利,就要应对风险,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权责对等即可。


科转人庚表示:如果科研成果没有缺陷,企业自己没有转化能力,责任在企业。如果科研成果具有缺陷,企业具备转化能力转化不出来,那责任就在科研成果。

第三篇

成功的产研合作需要高校和企业承认和尊重彼此之间差异

1970年1月1日,斯坦福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e,OTL)正式成立,专门负责学校技术转移工作。OTL迄今运行50多年,已然成为技术转移领域内的领先者和标杆,OTL模式也成为美国大学技术转移的标准模式。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9)

大学和企业是截然不同的社会组织,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承担着社会赋予的不同主业主责。大学和企业在文化、目标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斯坦福非常重视和工业的合作,与企业的合作多和广。为此,OTL专门制作了《研发人员与工业界合作指南》指南指出大学与企业在环境、管理、保密和时间等4个方面的差异。

环境:开放与封闭

大学:有一个开放的环境,鼓励信息和思想的自由交流。学生和研究人员在校园里来来往往;欢迎来自所有国家的游客,但不考虑公民身份;大多数设施都是开放的。

企业:有封闭的环境,他们需要控制对商业成功至关重要的信息访问。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外人不能随意参观企业设施,在进入建筑物或参加会议之前,可能需要签署保密协议。

管理:共识与层级

大学:是一个以共识为导向的非盈利组织,研究人员基于自己的好奇心去探索一个研究课题,并且有学术自由去追求知识为公众利益。行政部门支持研究人员进行最好的研究和教育。

企业:在以盈利为目的企业中,董事会和首席执行官指导高层管理人员推动研究任务,以寻求市场机会,实现战略目标,并提供产品和服务。员工围绕企业的目标,即从产品销售中获得收入,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10)

保密性:公开与保密

大学:大学保持着研究“不保密”的核心政策,大学的研究人员会公布他们的研究结果以促进和传播知识;发文章是研究人员和学生进一步发展职业的方式;大学的发现不能作为商业秘密来保存。

企业:在工业中,保持商业秘密和专有信息意味着一个关键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用许多安全措施来保护他们的秘密。

时间:弹性和刚性

大学:学术研究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容易遵循特定的时间线。很难预测何时,甚至是否会出现突破。

大学:在企业中,产品、商业周期和不断变化的市场使创新变得至关重要,企业可能期望从他们支持的项目中立即产生具体的可交付成果或知识产权,他们投资研究是为了获得投资回报。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11)


在现实实践中涉及的大学与企业的差异还远不止这些。指南中特别强调,企业支持的研究协议谈判可能是非常耗时的,有时是具有挑战性的,特别是如果合作企业不习惯与大学合作或将项目视为客户-供应商关系的时候。合同条款,如知识产权、保密、违约条款等可能都很难协商。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12)

2020年7月29日-31日,任正非在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座谈时也指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要松耦合,不能强耦合。高校的目的是为理想而奋斗,为好奇而奋斗;企业是现实主义的,有商业“铜臭”的,强耦合是不会成功的。强耦合互相制约,影响各自的进步。强耦合你拖着我,我拽着你,你走不到那一步,我也走不到另一步。因此,必须解耦,以松散的合作方式。


当大学和企业承认和尊重双方在文化和观点上存在差异,而且尽管存在这种差异,双方仍然保持协作伙伴关系时,成功的产研合作就实现了。

第四篇

如何快速判断企业是否愿意为产研合作掏钱?8个依据


不少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科转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平时接触的企业很多,但是最终愿意为产研合作掏钱的企业却很少!通常10次的产研交流都很难换来1次的产研合作。为什么呢?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13)


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简单快速地判断一家企业是否愿意为产研合作掏钱呢?如果有,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花在更有希望的对接上,从而提高对接的成功率。笔者结合多年在高校科研院所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经历,总结如下8条简单的判断依据,供大家参考借鉴。

1、解决了信任感的企业。企业通过熟人介绍或通过科技部门引荐或第三方中介机构牵线对接到高校科研院所。

2、主动性强的企业。企业主动找上高校科研院所寻求产研合作,在第一次对接交流后,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又多次主动联系高校科研院所。

3、有一定体量的企业。企业解决了生存的问题,已经有一定的体量,并已实现了数千万元以上的年销售收入,面临的是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4、重视研发的企业。企业重视研发,有研发所需的人才和平台,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在研发方面已经有一定的投入,并愿意继续在研发上投入。

5、能提出准确需求的企业。企业能提出相对准确而具体的技术需求,知道自己企业需要什么,与高校科研院所产研合作能获得什么。

6、了解并接受高校科研院所文化的企业。企业了解高校科研院所的文化,有过和高校科研院所成功的产研合作经历,特别是企业恰好与对接的高校科研院所有过成功的合作。

7、合作点较多的企业。企业和高校科研院合作的契合点比较多,往往不止一项,其中有些合作短期就能见成效。

8、领导重视的企业。企业的高层,甚至是企业的一把手都亲自关心或参与产研合作。


笔者认为,上面8条依据满足其一就可以试试,满足越多越要重视!但是,也需要强调的是,上面的依据只是笔者的经验之谈,仅供参考。切不可因为企业不符合上述所列依据,就消极交流,甚至拒绝交流,因为也有一些产研合作刚刚开始并不被双方看好,但是随着交流的深入却柳暗花明。


第五篇

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有五个误区,建议十要十不要

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存在五个认识误区,制约各方的合作,建议“十要十不要”。


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存在五个认识误区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14)


近年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越来越多越来越紧密,合作为各方带来了实实在在好处,但也仍旧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误区1:误认为企业怕花钱


通常来说,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所需的资金都是由企业来承担。近年来,受疫情和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不少企业发展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上的花钱也越来越“谨慎”,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来用。为此,很多高校科研院就错误地认为企业怕花钱,没有合作的诚意。


其实,企业怕的不是花钱,怕的是不确定性,怕的是风险。面对不确定性大、风险大的产研合作,企业就怕花钱;但如果不确定性小、风险可控,企业就不怕花钱。总而言之,如果不确定性非常大,哪怕花再少的钱,企业都害怕;反之如果风险小,再多的钱,企业都愿意花。当然有些风险虽然大,但是回报高的产研合作,企业也可能愿意尝试。


误区2:误认为企业只要成熟的技术


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成熟度通常都有所欠缺,往往是某个技术指标的突破,甚至是不惜成本并以牺牲其他技术指标为前提。这样的成果通常就是为了发文章或申请专利。高校、科研院所想当然地认为,这样的成果离产业化很远,企业是肯定看不上,更不会接受这样的技术,因此也很少去接触企业,更不会去尝试产业化。


其实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说,高校、科研院所的某些成果难怕只是某个技术指标的突破,只要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也完全有可能产业化。高校、科研院所追求的是科学指标,企业追求的是市场指标,两者之间有“鸿沟”,有矛盾,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调和,通过深入的交流探讨,完全是有可能找到契合点。当然需要明确和强调的是,这种潜在的契合点是经过深入探讨交流出来的,不是靠简单的单方面的需求征集或成果发布就能实现的。


误区3:误认为企业不看好的技术就不会关注更不会投入


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经常会做一些看似“天马行空”的研究,而企业通常是结果和市场为导向。为此,高校、科研院所通常都认为,企业不会关注、不会看好,更不愿意去投入一些前沿技术。


其实不然,现在很多大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非常关注领域内的新技术,特别是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一些新研究、新成果。哪怕经过交流对接后,企业并不看好这个新技术,但有时不看好归不看好,如果这个技术有足够的创新点和颠覆性,他们也愿意投入储备一些技术。因为他们怕万一他们不跟进,这种现在看似离产业化很远的技术,有一天成为颠覆性的技术,给他们带来“黑天鹅”式的打击,并威胁他们的行业龙头地位。


误区4:误认为与企业合作就不能发文章


技术是企业最重要的商业秘密之一,企业都非常注重技术保密,研发的方向和进展也通常不轻易公之于众。因此,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通常都会认为,和企业合作拿了钱就不能发文章。在现有体制下,文章仍是高校、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不能发文章在某种程度上限定了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但其实现在也不然,很多大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也越来越多,态度也越来越开放,也能理解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评价考核的需要,所以在很多时候也会同意合作的科研人员发文章。但通常企业从保密考虑,会要求专利申请在前,发文章在后,至少也会要求专利和文章同步进行。


误区5:误认为好的合作就不应该有“冲突”


高校、科研院所通常会认为成功的产学研合作就是相敬如宾、如胶如漆,不会有任何“冲突”。其实,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是截然不同的社会组织,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承担着社会赋予的不同主业主责。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文化、目标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这些都可能引发双方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冲突”。


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过程中存在不顺畅,甚至出现小“冲突”的情况在所难免。和企业合作怕的不是“冲突”,而是如何处理“冲突”。产学研合作是人与人的合作,找到对的合作对象非常关键,在此基础上产学研各方建立长效交流和合作的机制,在合作过程中求同存异,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最终才能共赢,并相互成就!


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十要十不要”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15)

其一,和企业合作要更多地专注于发挥作为高质量科研成果供给方的作用,多做转移转化(如咨询、转让、许可、委托开发和合作开发等)少做产业化,尽量不要去参股企业,更不要去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

其二,和企业合作要多从具体项目着手,帮助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需求,少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更不要一开始就探索与企业的机制合作甚至平台的合作。务实的机制和平台合作需要在多个具体项目合作的基础上构建,缺少具体项目为抓手,机制和平台的合作很难落到实处。

其三,和企业合作要从简单容易的小项目着手,不要一开始就贪大而难的项目。通过简单容易的小项目合作,建立彼此信任关系,磨合合作机制,为后续双方大项目合作奠定基础。

其四,和企业合作要从短期合作着手,不要一下子就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商场”如“战场”,企业的商业计划在产研合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产研合作也因此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变数。为此,和企业合作尽量先从短期合作着手,制定短期合作目标。即便是短期的合作,也建议适当分解出若干的“里程碑”节点,逐步推动直至最终合作目标达成。

其五,和企业合作一定要明确责权利,也就是所谓的“先小人后君子”。合作不要碍于情面,因为双方交流很顺畅,或者通过熟人介绍、双方关系很“铁”等原因,就认为这也没问题、那也没问题,甚至双方协议都没签,或者签了协议但在一些知识产权等关键问题上模棱两可,最终都可能引起合作上的“冲突”。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16)

其六,和企业合作要注重项目的过程管理,不要只关注项目的签约,签约只是迈出了产研合作的第一步,做好过程管理对项目最终能否成功至关重要,这也是把和企业一个项目的合作变成多个项目的合作甚至机制和平台的合作、把短期合作变成长期合作的关键。

其七,和企业合作要充分尊重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的诉求,产研合作需要科研人员去完成,不要勉强去撮合科研人员和企业合作,更不能代替科研人员去做判断,决定项目合作相关事项。一开始就“勉强”的合作,合作过程会更“勉强”,最终可能连“勉强”的结果都很难取得。

其八,和企业合作要坚持底线合作原则,合作要保持战略定力,要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还要不卑不亢,不要为了促成合作一味让步,无底线的让步注定会为后续双方的合作埋下隐患。

其九,和企业合作一定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不要有“占便宜”的想法,更不能尔虞我诈。不是互利共赢的合作,一定是不可持续的合作,也注定是不长久和不成功的合作。

其十,和企业合作要做好充分迎接困难的准备,不要低估困难。合作过程中存在不顺畅,甚至出现小“冲突”的情况在所难免。承认和尊重双方差异,求同存异、相互信任、通力协作是产研合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科转万字长文: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有五误区需要八判断建议十要十不要(图17)

一次简单、容易和短期的小合作,为产学研合作双方带来的成效通常是有限的。一般来说,最有成效的产研合作是那些着眼于长期关系的产学研合作。上面所提及的产研合作十点建议,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帮助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基于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求同存异、持续投入、稳定合作和相互成就,为合作双方带来的回报也将是巨大的。国内外很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产研合作成功的典范都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信息来源:秋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免费咨询

*姓名:
*手机:
邮箱:
区域:
您的问题:

感谢您的关注,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此留下信息,中芯汇金会及时为您提供帮助。

提交